黃家正
- KJ音樂上的才華讓他兒時經在國際的舞台上贏盡掌聲,在歐洲、英國、東南亞、中國及美國演出。師從羅乃新老師七年,當中亦師亦友的關係對KJ在日後音樂上的發展有莫大的影響。他亦曾跟隨楊寶智、馬忠為及何紅英學習小提琴。
- KJ活躍於各類型的音樂比賽,並憑其穩如磐石的琴技在不同的項目中屢獲殊榮。曾在13-15歲時休學鋼琴兩年,並在期間到訪柯蒂斯音樂學院應考小提琴。KJ最後決意歸於鋼琴,並師從郭嘉特習琴。其後,KJ於各大型的音樂節中亮相,包括韋比爾音樂學院音樂節及德州鋼琴音樂節,並接受梅納海姆.普萊斯勒、尤希維德.卡普琳斯基、克勞德.法蘭克、約翰.奧康納、嘉博.塔卡斯-納吉及埃米爾.拿奧莫夫的指導。
- 「或許是我遇到過最有才華的音樂家。」—-克勞德.法蘭克
- 於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雅各斯音學院學習,師從埃米爾.拿奧莫夫。短短兩個月內,他就贏得了一項鋼琴協奏曲比賽,並與尤里爾.塞加爾大師合作,演出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K.467。從此,人們認識到家正的合奏才華,並爭相邀請其合作演奏室樂和合唱伴奏。
- 家正年輕的熱情、追求與理想,於2009被紀錄片《音樂人生》拍攝下來。這齣紀錄片廣受好評,且獲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剪輯、最佳紀錄片及最佳音效獎。當《音樂人生》在東南亞廣泛流傳時,家正體會到名氣與榮譽應只是追求藝術的過程,而不是目標。技藝才是藝術家的靈魂。忽然被大眾包圍,家正卻沒有被迷惑。往後三年,他專注跟從拿奧莫夫教授深造琴藝,使他的音樂理解與個性都越趨成熟。
